14亿假安利折射直销行业食品安全现状

  2013年5月7日,央视的一则新闻《淘宝“差评”,牵出亿元造假大案》引发社会关注:全球直销“老大”美国安利公司的纽崔莱保健品被大量假冒。南京市公安局在此次打假行动中,联合7省市公安机关在云南昆明、浙江杭州等地捣毁多个安利“纽崔莱”制假售假窝点团伙,收缴假安利货品价值1.4亿元,赢得了这场全国性打假集群战役的胜利。

  然而,在“直销无假货”的宣言面前,如何真正“断链”直销企业被制假售假行为和消费的人随时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摆在了全国执法者和消费的人面前。

  当下,“网购”流行,缺乏监管制度约束的淘宝店出现差评可谓见怪不怪。然而,上千条的关于安利“纽崔莱”的差评投诉,却引起了南京警方的关注。摸底排查之后,竟挖掘出一个有组织、有预谋的,庞大的生产、销售假“安利纽崔莱” 的犯罪产业链。

  “不折不扣的假货,为了证明是假货特意买来真货对比,结果破绽百出”“什么蛋白粉啊,连豆粉都不如”......今年3月,在进行例行网络巡查时,一家恶评如潮的淘宝店“长安久利”悄然进入了公安局经侦支队情报人员的视线。“明显低于市场行情报价。安利纽崔莱蛋白粉市场行情报价是468元一桶,这家淘宝店仅卖180元一桶,明显不正常!”南京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政委蔡新良在向各界媒体通报情况时说。

  南京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基础工作大队情报中心队员于涛参与了该案前期的情报收集工作。他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说:“长安久利淘宝店的反常不仅仅表现在低价格上,还表现在大批量买进和卖出,每笔交易数额都较大。我们从淘宝网调取了该店的注册、购买等信息,通过技术方法,对该店的经营活动进行侦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向该制假商家提供原材料的山东卖家随即浮出水面,一个以虚拟网络为平台的看似“安全”的制假售假交易网络逐渐清晰。原来,这家名为“长安久利”的淘宝店自2010年1月以 来,通过淘宝支付的形式,从山东、福建等地购进假 “纽崔莱”产品原料和包装材料如淀粉、包装罐等 ,在南京组织生产蛋白粉、钙镁片等各类假冒“纽崔莱”品牌产品。

  明确该团伙作案手段,并掌握南京市集庆门、升州路附近的保健品店等两处售假窝点情况后,南京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迅速出击,在4月2日凌晨5时,会同白下分局展开了收网行动。最终在现场查获仿冒“纽崔莱”蛋白质粉等各类保健品12万件,抓获嫌疑犯7名,打掉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团伙3个,捣毁犯罪窝点9个。

  “像这样通过虚拟空间进行的交易,涉及地域范围广,给公安机关侦查带来了一定难度。”于涛说。

  对此,江苏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刑法学博士刘伟也和记者说:“近年来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此类案件的销售、经营逐渐开始利用互联网、快递来进行,行政部门的监管难以触及到每个角落。这就造成了作案手段具有发散性、快捷性,损害对象也具有不确定性。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几率增大了。”他还提到,此类案件同犯罪的比例比较高,犯罪分子之间往往形成较为稳定的团伙,成员之间分工详细、责任明确,生产、运输、贮存、销售等所有的环节既互相配合又相对独立,跨地区作案明显增多。

  刘伟的说法在该案中得到了印证。记者从经侦大队获悉,此次查获的两家实体保健品店和8家淘宝店,背后都隐匿着3个犯罪团伙,长期有组织地进行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

  近年来,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假羊肉、毒生姜等问题食品频现,让普通百姓“无从下口”,一再触碰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底线日某国内知名门户网站公布的在线%的人对食品安全存有信任危机。

  国内食品安全事件多发导致了进口食品、药品、乳制品逐渐走俏。“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价格昂贵的进口食品、乳制品等转眼间成了高质量、有品质的代名词,使消费的人从心理上产生某种认同感。实体店铺、官网订购、淘宝代购是主要的三种购买渠道,而对于不少尚未进入中国市场或进入国内市场但定价较高的国外产品,消费者则首选“淘宝代购”这样的形式。淘宝买手也是网店店长的南京张女士和记者说:“淘宝代购方便快捷,价格低,但潜在的质量风险只能消费者自己承担。”

  作为全球最大直销企业,安利旗下生产及销售的产品涵盖了营养保健食品、美容美体产品、家居护理用品等。其经营模式是通过开设自营店铺,发展销售人员来出售产品,省去许多中间环节,始终宣称这种模式也还是为了“杜绝假货” ,深得中国消费者认同,因此获得高额利润。“安利算是最早进入中国的直销品牌,在国内口碑一直不错,去年销售业绩300个亿左右,其产品定价相当高,利润非常可观。”江苏省工商局公平交易局科长征军分析说。不少不法分子正是瞄准这一点,大肆造假售假获取非法利益。

  一罐770克的安利蛋白质粉,市场行情报价510元。制假售价者用淀粉代替,整体成本30元, 对外则以正规产品6折的价格售卖。低价成为其获取非法利益的一大“杀手锏”。蔡新良政委在接受各个媒体访问 时说:“经过安利公司的检验,已经确认此次查获的产品为假冒伪劣产品。”据他介绍,查获的假冒“纽崔莱”产品中有一种供儿童服用的多种营养片,重金属汞严重超标,儿童长期服用后,易中毒,智力发育会受影响。而一款供孕妇服用的叶酸片,大肠杆菌也严重超标。洗发水更是像浆糊一样,几乎没办法使用。

  “这些假产品,光凭外包装,我们也很难识别真假。”安利江苏分公司总监高晓明说,他们只能把可疑产品送到公司,开包化验分析,才能判断真假。另据介绍,目前,安利公司除遍布全国200多个城市的自营店铺和有国家直销证的销售员外,从未授权任何企业和个人在网上售卖。

  低成本、高利润的回报促使制假售假者不顾公众生命安全铤而走险,那又是什么促使消费者通过非正常渠道去购买“问题产品”呢?“这一团伙的犯罪网络发展得如此迅速,还在于消费者捧场,很多消费者为贪图便宜通过路边摊、非正规小店、网店购买品牌保健品,也给了不法分子制假售价的可乘之机。.”蔡新良说。

  “当然也不能否认有不少安利直销员,为了贪图高额利润,低购假货再以正品高售。我们在云南捣毁的制售假安利窝点的人员里就发现有好几个安利的直销员。真真假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这就让我们消费者很难辨真假。”于涛非常担忧地告诉记者。

  “我们哪知道真的假的呀,你像维生素C、钙镁片,一吃到嘴里就喝着水吞下去了,不会鉴别,还有一些蛋白粉。哎,我花那么多钱就为了买个安心,买个放心,没想到买的只是一些淀粉和面粉,现在的安利呀,线年忠实消费安利产品的朱女士,边把玩手中安利纽崔莱钙镁片盒子边无奈地和记者说。“每次送货,也有安利的发票,我又没长如来眼,怎可辨出真假来!”说着,就随手扔进了垃圾桶。

  正是受巨大利益的驱使,购物渠道的多样化,花了钱的人中国食品的抗毒能力,多少让这一个市场在监管上没有免疫力!而花了钱的人价廉物美的追求心理,同样为不法分子制假售假等不法行为的发生营造了“ 养料丰富”的土壤。

  自2010年国务院部署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掀起了一场场打击制售伪劣食品违法犯罪的“”:2010年的“打假”行动、2011年的“亮剑行动”、2012年的“破案会战”。公安部持续采取高压态势,誓斩制假售假的灰色利益链条。

  北京阳光一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特大制售有害保健品案、河北石家庄底某等制售注水牛肉案、 辽宁大连徐某等制售伪劣羊肉卷案......不难看出,2013年2月公安部公布的十起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中,食品安全问题通常伴随着制假售假案件的查办而曝光。制假原材料具有危害性、制假场所脏乱差且不符合卫生标准等,都为食品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

  然而,当大众的眼睛都盯在超市、商场等传统店铺传统行业时,尽管“网骗”故事也时有发生,网店低价的诱惑还是令很多网民“望假兴叹”。但因为直销企业一直宣布无任何中间环节,“杜绝假货”,因此关于此方面食品安全的监管,各级监管部门还是关注较少。中国目前发牌的直销企业有三十多家,每一家的营业额都不低,因此这个群体还是非常庞大的。如何为直销企业和消费的人之间的安全通道架设安全监督管理之桥,这是每个直销企业和国家各级监管部门都要深思的。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公安机关在案发现场发现了大量安利产品的仿冒条码、物流发货单、账目等确凿证据,目前已以“假冒注册商标罪”依法对嫌疑犯实施逮捕。经侦大队一位民警和记者说,在这起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中,查获的假冒安利“纽崔莱”产品已经送到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检验确定,鉴定周期较长,结果尚未出来。这些假冒伪劣产品是不是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还不得而知,因此现在还不能判断涉案人员行为是否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刘伟博士在接受《民主与法制》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本案涉及侵犯安利商标权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涉案安利产品虽然是保健品,但是属于食品范畴,除了对该产品进行鉴定看是不是满足国家安全标准,还需要判断该产品是否存在司法解释所规定的“足以导致非常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 的情形。刘伟说,今年5月3日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这类的产品行为的定罪处罚标准,精确指出含有严重超出标准限量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婴幼儿食品中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成分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情况,都属于“足以导致非常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情形。

  “如果鉴别判定的结果显示假冒蛋白粉的原材料只是普通面粉,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那本案涉案人员就不涉嫌关于食品安全的犯罪。如果鉴别判定的结果证实原材料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法院就会按照相关法条定罪。”刘伟这样向记者解释。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刑事法律是维护食品安全的一种强有力手段,但加强行政监管,将预防与惩罚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效果。就像国务院总理所说:“重拳方有效、重典才治乱,决不能再出现奶粉那样的信任危机。在这个事上,中央和地方政府一定要格外的重视,坚决下决心加大监管。我们现在虽然财政紧张,宁可在这方面多花钱,甚至花大钱,让老百姓对食品、对中国的食品要有信心,让犯罪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

c